郭德纲谈身家 笑称老婆不让跟别人说
作者:admin
时间:2020-12-24 16:16:08
来源:
郭德纲:1973年生于天津,8岁投身艺坛,曾先后拜相声名家常宝丰、侯耀文为师。2005年年底,在网络与媒体的相互作用之下,郭德纲借势风云突起,凭借着自己多年的磨打锤炼,一跃成为现今相声界的领军人物。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我叫郭德纲” 这是早年郭德纲常说的一段介绍自己的段子。现在,郭德纲再不是三餐无着落的草根艺人,20年里收入增长10000倍,成为出场费80万元,年收入2710万元的相声名角儿。
2012年收入近3000万
郭德纲于1987年开始在天津红桥区文化馆工作,那时候他只有14岁。1989年,他经人介绍加入天津曲艺团。也正是从这个时候起,郭德纲正式成为专业相声演员。于是,他把1989年作为自己从艺的开始。
2006年,为庆祝德云社成立10周年,这是德云社成立10年来的第一个剧场专场,结果一票难求,场场爆满,演出首晚创下返场22次、20多万人在某视频网站同步观看的单场纪录,6场演出净挣了100多万元。
2007年以后,每年要举行数十场商演、接拍影视剧以及各种广告的郭德纲迅速跻身富翁行列。福布斯中国名人榜上开始有了郭德纲的名字:2007年首度上榜,以上年收入1000万元排名第29位;2008年再次上榜,以上年收入1570万元排名第19位;2012年,以上年收入2710万元排名第32位。
票房灵药
他是全中国第一个卖掉剧场演出首播权的相声演员,德云社15周年演出,即使关系再好的媒体也只能拍摄15分钟视频,原因是天津电视台买断了首播权,这绝对史无前例。2011年,郭德纲带着徒弟们登陆澳大利亚墨尔本开始中国相声史上第一次海外商业演出。
“票房养着他,观众是他的衣食父母。”曾经为郭德纲打造过《星夜故事秀》的北京电视台导演段嵘如此评价他。在这个传统艺术开始不那么走俏的时代,郭德纲的相声在市场化的大潮下,非但没有消失,反倒自成一派,德云社成为一个品牌,并逐渐开始形成一个产业链。
虽然和刘老根大舞台不同,德云社有自己的经营思路,但是郭德纲知道,第一步,是要像赵本山一样,让大家都认可德云社。长期以来,他和央视春晚的关系在他的人生故事中是极具隐喻意味的一笔,他和这个中国最重要的舞台的关系一直被视为“庙堂和江湖之争”。可为了德云社,他却在赵本山退出后,加盟2013年春晚。“谁替我起的誓?我什么时候说过不上春晚?” 面对媒体,他挑起眉毛,神情似笑非笑,半真半假。
家长分配争议多
如今,无论德云社,还是服装店、餐馆,都在郭德纲妻子王惠名下,由王惠负责具体事务。
曹云金、李菁和何云伟的出走让德云社的家长制分配不均浮上水面,一个公司,如果老板与员工的雇用关系被蒙上师徒关系,就会变成家长制,劳务分配上就带有强烈的个人色彩:工资没有固定标准,没有奖惩制度,完全是师傅说了算。何云伟这样的台柱子,在“出走”前,演出费是每场500元,每个月也不过就五六千元的收入。而那些不签约的演员,每场的演出费为300元。
也有人认可这种管理方式,有人撺掇郭德纲现在最倚重的徒弟岳云鹏单干,他回道:“别一看师傅挣钱我就要怎么样,我不傻。”“金用火试,人用金试。”因为“出走”事件凉透了心的郭德纲在微博写道,对徒弟出走,他始终耿耿于怀,其间的情绪百转千回。
有家电视台曾经采访过德云社原成员徐德亮:如果把郭德纲比作一个动物,你会把他比作什么?他想了想说:野狗。他并不善良,但在这个难于用善或恶来形容的社会上活了过来,在和同类的争斗撕咬中,练就了一身钢筋铁骨。他毫不掩饰对骨头的渴望,为了争得一口食物也可以不择手段。无论是一群不怀好意的人,还是一群争食成性的狗,他都决然面对,直扑向前。野狗都有狼性,狼可以盯住目标数十里追踪,野狗也有一种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毅力。